重情谊、讲大义!习近平的暖心瞬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07pcyxkw&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习近平总书记的暖心瞬间》
习近平重情谊、讲大义
他结交了很多朋友
一路走来
他都不忘旧情
一有时间和机会
他就要看望老朋友们
时隔再久
也会努力和他们取得联系
11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亲切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时,看到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习近平总书记拉着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相机快门按下,记录下了这一感人瞬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06rjik2k&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会见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对有关部门的同志说,给老道德模范让座,这是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就叫人伦常情。总书记的话是言传,更是身教,在人们的心田荡漾。总书记一个自然而然的举动,身体力行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展现出亲民爱民的崇高风范。
习近平总书记有很深的“尊老”情结。1984年,年仅31岁的习近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就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1984年12月7日第4版左下角)。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这篇倡导“尊老”的文章。
中青年干部要“尊老”
作者:习近平
最近几年来,随着机构改革,一大批老干部主动退居二、三线,把担子交给中青年干部。后者如何才能挑起重担,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呢?我认为,中青年干部尊重老干部,是一个重要条件。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在回答齐宣王治国之道时,就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把“尊老”提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在历朝封建统治阶级中,权势倾轧、父子血刃之类的事屡见不鲜。所谓“尊老”,只不过是他们粉饰太平、笼络人心的手段。然而,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却始终把“尊老”奉为立身处世的大德,相沿成习。如今,“尊老”这一传统美德摒弃了其中的封建成分,增添了新的社会内容,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中青年干部更应身体力行,做好表率。
在我们干部队伍内部,实现新老交替不是个人或对立集团之间的权力转移,不是什么权势之争,而是为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事业。因此,新老干部的交接班必须是既合作又交替。这里,“尊老”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交替的基础。交替是合作的结果,又是为着新的合作。清人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中青年干部的成长亦是同理。老干部的言传身教、扶持帮助,对于新干部来说不可缺少。中青年干部唯有实心实意地尊重老干部,才能在新老干部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融洽的团结合作关系,从而携手并肩,共同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尊老”,对中青年干部来说,首先要认真学习老干部的坚强党性。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经历,造就了老一辈革命者对党对事业的耿耿忠心,铮铮铁骨。不论是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还是十年动乱的身处逆境;不论是政治生活的大风大浪,还是个人遭遇的大起大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们对党始终忠贞不渝。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具有坚强党性的老同志所组成的中坚力量,我们党才有今天。
其次,要继承老干部的优秀品德。千千万万的老同志,“投身革命即为家”,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不计名利,不怕牺牲……,在离休之后,仍然“壮心不已”,要把“余热”奉献给党和人民。他们的种种优秀品德,集中表现出他们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三,要大力发扬老干部的优良传统。老一辈革命家不仅开创了宏伟的革命事业,而且还领导我们的党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诸如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我们党正是靠着这些优良传统与作风,才能始终与人民大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团结起各种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的“传家宝”。在新老干部交替的过程中,不仅不能丢掉,还要继续发扬光大,使之留传后世。
第四,要热情照顾好老干部的晚年生活。老干部甘当“人梯”,主动退居二、三线,中青年干部要努力使他们退得各得其所,保证他们有必要的条件去从事更适宜目前健康状况的活动或工作,愉快而有意义地度过晚年。对于已经离休的老同志,基本的政治待遇、正常的组织生活、略为从优的生活照顾,必须落实兑现,决不能敷衍了事,甚至视为额外负担。对于仍然坚持在第一线的老同志,中青年干部应当真诚尊重,团结合作,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分担一些事务,使他们能够保持健康身体、旺盛精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提倡“尊老”决不是要中青年干部只能对老干部一味效法,全盘照搬,甚至比猫画虎,去适应一些已经陈旧的工作形式和方法,不敢越雷池一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年干部要敢于发挥自己的优势,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用心血和汗水,去开拓新局面,闯出成功路。只有这样,中青年干部才能不负老一辈的厚望,完成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历史使命。
2017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这次来老挝访问,我嘱咐外交部,无论如何也要安排时间见见你们。”习近平说。
2017年11月,习近平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他特别会见了一些老同学、老朋友。
习近平与他们的友谊跨越了万里关山,跨越了大半个世纪。他们是1960年来北京八一学校上学的老挝小留学生,其中包括老挝外交家、爱国者贵宁·奔舍那的几个孩子。
图为20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的孩子们在北京一处公园合影。(照片由奔舍那家族提供)
当时在八一学校就读的习近平对这些外国同学印象深刻。多年来,他多次尝试联系这些当年的老同学老朋友。
终于,在半个世纪后,当年的校友再次重逢——2010年6月到访老挝时,停留仅23小时,百忙中习近平仍抽出时间见了老同学老朋友,同他们一起回忆了童年的生活和真挚的友情。
7年后,习近平再次同老同学老朋友相聚,感到格外高兴。
2017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很高兴和奔舍那家族代表见面,你们中很多都是我的老同学。时隔7年,再次同老同学老朋友们相聚,看到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我感到格外高兴。我一直都很惦记你们。”习近平说。
一幕幕画面,时隔半个多世纪,如电影一般映入眼帘;一个个故事,更如同纽带,把跨越山川的中老友谊紧紧连结在一起。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这是习近平离开学校时与教师和学生依依惜别。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2016年,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深情回忆起小学和初中的求学时光。
图为北京市八一学校。
说起当年的老师、同学,总书记对他们的名字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地讲述了许多有趣的往事。习近平边走边看、边问边忆,感慨道:“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同母校保持着联系。”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这是习近平同母校老教师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八一学校几位退休老教师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师生见面分外激动。习近平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老师一一握手,愉快回忆往事,聊起其他老师、同学的近况。
图为陈秋影老师接受记者采访。
习近平说,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一位老师对总书记说:“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习近平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习近平祝各位老师健康长寿。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5年的春节,习近平这趟远门有点特殊,因为他是“回家”了,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这是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延川县。 新华社发
40多年前,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整整7年时间。
见到乡亲们,习近平十分高兴,老朋友相见十分亲热。不少当年在一起共同劳动、生活的乡亲,习近平一眼就认出了,亲切叫着他们的名字,问候他们的家人。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同他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习近平深情地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习近平说,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都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那个酸菜很久不吃还挺想的。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察看自己当年住过的知青窑洞。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40年很漫长,但岁月磨损不了他的“黄土情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说,这种“黄土情结”在他心里,让他遇到困难时,就会坚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新华网”“新疆共青团”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校 审 | 姜元昊
编 辑 | 辛园天舒(团陕西省委)
视 频 | 祚挂东南枝
目前40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校 审 | 姜元昊
编 辑 | 辛园天舒(团陕西省委)
视 频 | 祚挂东南枝
目前40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